<button id="ioeh4"></button>

  • 
    
    <dd id="ioeh4"></dd>
    <dd id="ioeh4"><center id="ioeh4"></center></dd>
    <dd id="ioeh4"><center id="ioeh4"></center></dd>
    杭華油墨股份有限公司

    技術服務

    當前位置 : 技術服務 常見問題 詳細內容

    膠印油墨常見印刷問題

    稿件來源: 技術部            發布時間: 2022-02-22

    下墨不良

    現象:墨斗中油墨傳遞到墨斗輥較少或脫輥,印樣濃度偏低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墨斗中油墨偏少

    2、油墨觸變性大

    3、油墨流動差

    4、墨斗中的油墨上水,乳化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干燥不良

    現象:長時間放置后,印樣墨層為濕的狀態、沾手、墨層沒有強度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油墨乳化過大,紙張吸水量不足,潤版液中的酸性鹽類,影響干燥。

    2、印刷上墨量太高

    3、紙張含水量過高

    4、紙張酸性過強

    5、紙張吸油量低或不吸收。

    6、潤版液參數設置不準確

    7、堆放環境中氧氣不足

    8、環境溫度過低,相對濕度太高

    9、油墨添加過多的調墨油、減粘劑、抗結皮劑

    10、黑墨在放置1年以上后,干燥劑被炭黑吸收,引起干燥偏慢。

     

    粉化

    現象:油墨轉移到紙張干燥后,顏料和基材接合不牢固,摩擦時粉狀物容易掉落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紙張的毛細吸收量大,油墨滲透時,連接料連同容易一起被吸入紙張,導致顏料裸露。

    2、油墨的滲透速度過快

    3、油墨濃度高,墨層太薄

    4、氧化干燥速度太慢

    5、紙張酸性太強,引起干燥不良。

    6、潤版液PH過低

    7、油墨太軟,印刷完后身骨不能保持

    8、潤版液供水量過大,油墨過度乳化,連接料和顏料分離。

     

    耐磨不良

    現象:印刷時容易劃傷,印樣存放、搬運時容易擦傷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印樣要求高光澤時,油墨中蠟添加量低,耐磨性不夠。

    2、紙張吸墨速度快,引起油墨粉化

    3、油墨、紙張引起的干燥不良

    4、紙張表面凹凸不平

    5、印刷紙路清掃不干凈,墨塊、紙毛、噴粉結塊突起,引起劃傷。

    6、油墨滲透未完成時,進行翻面印刷

    7、版面設計不合理。淺網設計幅面較大,墨膜薄且不連續,成膜強度低,尤其是藍墨。

     

    拉紙、拉紙毛

    現象:印刷過程中,印樣上的前道油墨、紙張纖維被后一組橡皮布反拉,堆積在橡皮布、CTP版上,進入墨路。

    原因

    1、紙面上水量過大,油墨乳化大,油墨轉移到紙張時粘性下降過大,和紙面結合力差。

    2、紙張表面粉塵、紙粉多。

    3、紙張疏松、施膠強度低。

    4、印刷速度過快,油墨粘性增加過高

    4、壓印力過大,紙張-油墨-橡皮布剝離困難。

    5、油墨粘性過高

    6、油墨機上安定性差,粘性增值快

    7、印刷溫度過低,墨輥上油墨溫度低,油墨粘性偏高。

    8、冬季紙面溫度低,引起紙張脆性,表面強度低。

    9、橡皮布選擇不當,非圖文部分剝離困難。

    10、清洗劑選擇不當。橡皮布中的增塑劑被清洗劑溶出帶走,印刷時油墨中的溶劑被橡皮布吸收,增粘厲害。

     

    臟版

    現象:印刷版上非圖文部分上墨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潤版液表面張力過低,非圖文部分上水不足

    2、水輥晶化,水輥上墨,上水量不足

    3、印刷壓力過大

    4、油墨的油脂性過大,擴散到非圖文區域

    5、油墨身骨太軟,容易過乳化

    6、潤版液PH不合適,電導率過高

    7、墨輥溫度過高,油墨變稀,容易乳化

    8、CTP版曝光不足,非圖文部分親油性強。版的砂目小或淺,保水性差。

    9、紙張中的表面活性劑、鹽類溶解進入潤版液中,引起起贓。

     

    浮臟

    現象:整個版面全部或部分出現淡淡的顏色,確認印版沒有損傷的情況下,擦干凈版面后,馬上又會出現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油墨身骨太軟,印刷溫度過高時,容易乳化

    2、油墨調墨油減粘劑添加過多,油墨過稀。

    3、顏料親水性強,水溶性顏料、染料用于膠印印刷。

    4、油墨耐水性差,乳化時連接料和顏料容易分離,顏料進入水相。

    5、收墨輥和串墨輥之間壓力過大,造成墨、水分離,引起浮臟。

    6、收墨輥表面硬化,非圖文部分散落的油墨刮取效果不佳。

    7、水輥對版面的沖擊力過大,由于咬口間隙的存在,引起跳躍,咬口部位容易起臟。加大水量會有所改善,但可能會引起浮臟。

    8、水輥上墨

    9、潤版液揚水量過大,油墨過度乳化

    10、潤版液PH設置,部分顏料耐酸、耐堿性差,容易被潤版液溶解。

    11、紙張中的表面活性劑、鹽類溶解進入潤版液中,破壞CTP版的親水性。

     

    粘張

    現象:前一張印樣的印刷面的油墨,沾到后一張印刷樣的堆積面上,引起圖文起臟。堆高后,紙張粘在一起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油墨的滲透干燥太慢

    2、油墨濃度低、上墨量大

    3、油墨乳化過大,導致油墨滲透干燥偏慢

    4、油墨氧化結膜干燥慢

    5、濕度較低的場合,薄紙印刷,產生靜電,導致紙張貼合。

    6、噴粉過少或者粒徑過小

    7、紙張克重大,堆高過高

     

    飛墨

    現象:油墨以霧化的顆粒形式從墨輥中飛出到空氣中,稱為飛墨;以大墨滴的形式飛落到墨輥附近,稱為甩墨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油墨粘彈性不足

    2、油墨濃度低,上墨量大

    3、油墨乳化過大

    4、印刷壓力設置不當

    5、墨輥表面損壞,出現油墨轉移不良

    6、印刷速度過高

    7、印刷環境溫度、印刷機械溫度過高,導致油墨偏稀。

    8、印刷版面過窄,墨輥兩端油墨長期乳化堆積,未能轉移更新,容易出現甩墨。

    9、印刷時產生靜電

     

    變褪色

    現象:印刷完后,印刷品在保存過程中出現顏色變化或逐漸褪去的現象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油墨中連接料成分逐漸氧化黃變,尤其是光油。

    2、油墨紫外線耐性差

    3、紙張的酸堿性與油墨的耐酸堿性不匹配

    4、印刷時IPA添加過多,某些顏料不耐醇,印刷干燥時出現滲色。

    5、水性光油、覆膜。顏料的耐堿性、耐溶劑性差。

     

    光澤鬼影、氣體鬼影

    現象:在反面印刷的實地圖案中,出現與正面實地印刷相對的位置,光澤明顯高于其他圖文的區域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大面積、高墨量實地印刷面后印刷

    2、兩面實地印刷時,紙張吸油量過載

    3、反面實地印刷的墨量過大

    4、正面印刷完后,油墨未干立刻進行印刷

    5、印樣堆高緊密,氧化干燥產生小分子氣體物質,無法釋放,積聚在印樣中間。

     

    機械鬼影

    現象:不應該出現的圖案淡淡的出現在實地或陰影部位,如先前印刷的圖案,印刷方向濃度不一致等

    原因:

    1、墨層太薄

    2、油墨透明性太高

    3、后印刷油墨粘性太高,后印刷圖案與前印刷圖案重疊,先印圖案被回套至勻墨輥,輥子再轉動一圈,先印圖案就被印上去

    4、橡皮布上油墨清洗不干凈,前序印刷圖案有殘留。

    5、版面設計不合理,實地圖案在左右方向的耗墨量差異比較大。如大實地和淺調的左右方向的交叉布局,密度差異大,引起圖片重影

     

    網點再現-擴大、模糊

    現象:印樣原稿和印刷版上的網點不能如實地展現在印刷樣上,出現網點擴大、網點過小、網點模糊的情況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輥、版、橡皮布間的壓力設置不當。

    2、油墨太軟,粘彈性不夠

    3、油墨濃度不夠,上墨量過大

    4、油墨容易乳化,乳化后油墨偏軟,粘彈性不夠

    5、墨輥中載墨量過大,水大墨大

    6、橡皮布和膠輥過軟

    7、壓印力過大

    8、版子敏感度不夠,出版不清晰

     

    濃度不穩定

    現象:印刷時顏色不均勻,停機后再開機濃度變深或變淺。

    原因:

    1、墨路輥間壓力偏弱

    2、墨路膠輥老化

    3、水路供給不均勻

    4、油墨抗水性差,易乳化,墨路上水

    5、橡皮布表面膠層不合適,殘墨、噴粉、紙毛堆積,橡皮布表面不平整

    6、紙張吸濕性差,非圖文部分的水在進入下一個印刷色組時沒被吸收,就會出現上墨不良,濃度不穩的現象

    上一頁: UV油墨常見問題
    下一頁:
   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